2012年是安徽省实施理科综合化学科新高考的第4个年头,化学试题基本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进行命制。试题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兼顾化学科要求的各种能力,如: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等。试题从呈现方式、价值取向、命题立意上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引领人们更多的关注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注重“双基”考查,突出“核心”知识
试题坚持对中学化学“核心”知识的考查,题稳面广(见下表)。
题号 |
2009年高考题核心考点 |
2010年高考题核心考点 |
2011年高考题 核心考点 |
2012年高考试题核心考点 |
7 |
化学与材料 |
化学与材料 |
化学与材料 |
化学与材料技术 |
8 |
有机官能团 |
实验仪器及操作 |
离子共存 |
粒子共存 |
9 |
实验仪器及操作 |
粒子共存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10 |
粒子共存 |
化学平衡 |
元素化合物及基本实验操作 |
元素化合物及基本实验操作 |
11 |
化学平衡 |
电化学 |
化学中规律的正确应用 |
电化学 |
12 |
电化学 |
图表分析加工 |
电化学 |
电离及离子浓度比较 |
13 |
电离及离子浓度比较 |
电离及离子浓度比较 |
滴定曲线及离子浓度比较 |
重量分析及离子浓度比较 |
25 |
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
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
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
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
26 |
有机合成路线 |
有机合成路线 |
有机合成路线 |
有机合成路线 |
27 |
无机流程 |
无机流程 |
无机流程 |
无机流程 |
28 |
探究性实验 |
探究性实验 |
探究性实验 |
探究性实验 |
涉及中学化学的知识点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无机与有机的氧化还原反应、粒子的共存与离子反应、电解质溶液与分散系、电化学、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书写、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等,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2.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近四年来,安徽省的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试卷试卷结构及试题呈现形式基本不变,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试卷长度及Ⅰ卷、Ⅱ卷赋分保持稳定,尤其是Ⅱ卷组卷顺序坚持从元素化合物及物质结构、有机化学、无机工艺流程、化学实验与探究的程序不变。但整套试卷的信息量不断加大更新,《考试说明》新增考点(如:电负性等)年年考,逐年增加的考点为当年必考亮点(如:核磁共振氢等)。
试卷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各种能力的考查要求,注重化学元素观、粒子观、分类观、变化观、能量观、守恒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在试题中的再现。关注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图形、模型、图表的观察,以及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形成新知识的能力,这既是对考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考生步入高校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如2012年试卷第13题的难溶物的重量分析,第28题的热重分析都要根据图像进行分析,有效考察了考生对非连续文本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能力,细究本题似乎有“超标”之嫌,实际上是与高校教材打了一个“擦边球”,还有28题设问(4)第一次引入开放性问题之开放性答案,酷似2011年江苏省会考化学试题第49题第(3)问。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化学科命题变化中的一次大胆引入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