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 > 学科主页 > 正文

2012安徽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作者:安庆一中… 时间:2012-05-07 来源:岳西网
 

一、《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分析

1、考试说明中知识点内容的变化:

第一部分: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2)了解原子构成中增加了“质量数”。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

①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3)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中增加了“氢谱”。

②2. 烃及其衍生物性质与应用中删去了“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③将“3. 氨基酸”并入到“2. 烃及其衍生物性质与应用”,保留“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删去“了解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

关于电离能只要求了解“同一短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题型示例中撤换了例10、例13、例14、例18、例19、例20、例22、例23、例29、例36。

2、对变化的分析:

①与去年相比,今年化学考试范围整体上变化较少,必考部分只增加了一个知识点,选考模块部分内容进行了微调,知识点改动也较少,而是更加强调语言组织上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题型示例中部分陈题用11年高考真题替换,但更换的题例与原题例相比,考查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在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没有什么变化。可以看到,经三年过渡期后,我省高考化学学科试题中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考查方式已基本趋于成熟与稳定,预计今年高考仍不会有太大变化。

②更换的题例中,题例29以新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为背景,说明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题例36以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为情境,寓意化学不是制造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均从正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当前社会上与化学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负面新闻过多过滥,本次更换题例从正面宣扬化学学科价值及作用的角度入手,这种命题方向值得注意。

      二、09、10、11三年高考化学试题考点分析

题号

11年

10年

09年

7

新材料

氧化还原、新材料

新材料(石墨烯)

8

离子共存

实验操作图

有机分子官能团

9

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

溶液中粒子共存

实验操作图

10

基本实验操作

化学平衡及移动

溶液中粒子共存

11

化学“规律”的应用范围

原电池原理(新型燃料电池)

图像题(化学平衡移动)

12

原电池原理(新型电池)

图像题(对图像的定性、定量分析)

电解池原理

13

中和滴定、图像

离子浓度比较

离子浓度比较

25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26

有机药物合成

有机药物合成

有机药物合成

27

工业流程

工业流程(实验操作、仪器、计算)

工业流程

28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1、从上分析与对比可以看出,三年试题题量、题型稳定,均为7道单选题和4道解答题。试题涉及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热化学、电化学、物质的量、平衡及移动、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操作、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等内容,题型、命题风格上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分析三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考查简单识记的内容越来越少,更多考知识迁移,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能用基本的学科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重视对思维过程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试题突出原创,应用多种图象、表格的形式呈现命题情境,强调对图表的阅读、加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并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和运用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后期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新课程采用模块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淡化元素周期系的概念。在高一高二新授课时,学生学习的相关知识,往往是零散、孤立的,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识结构的网络化方面存在缺陷,难于对知识迁移应用。因此,复习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以《考试说明》为基本框架,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要以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纲,将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纳入理论框架,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系统化,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要引导学生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深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高考试题,明确高考方向。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对比安徽自主命题的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相对稳定的,有些考点的重现率很高,如选择题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及移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电化学、新型化学材料等;解答题中药物合成途径、物质结构与性质、科学探究等等,均是热点题型。甚至有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几乎都没有太大变化,如三年高考的科学探究试题均从不同角度涉及Fe和硝酸盐等。后期复习则要根据这些高考热点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对高考真题反复揣摩,认真研究高考到底“考什么、怎么考”,总结规律,指导复习。

3、利用《考试说明》,把握复习的深广度。《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指南,特别是我省化学鲁科版、人教版教材并存的情况下,更应紧扣《考试说明》用“教材教”。学习《考试说明》特别要关注《考试说明》中变化的部分,近几年的高考中,《考试说明》中变化或调整的内容基本在当年的高考试题中都会有所体现。而对《考试说明》中未涉及或是删除的内容,在复习中则应坚决回避,避免做无用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考试说明》还要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中所附题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高考真题基本都能在题例中找到原型。认真研究题例,把握安徽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推测命题变化的方向性,复习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优化考试心理,提高解题素质。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建议建立错题本,将平时测验中常做常错的试题、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不断复习。考试时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先易后难,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的情绪;加强规范训练,增强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要按照“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将自己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也会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