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案例2:
节 约 教 育
(2006至2010年)
一、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资源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再生循环能力,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后果。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种中只有21种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开展节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资源教育方面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教育,使得学生没有资源节约的意识和习惯。纵观校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许多浪费的现象和行为。开展节约教育,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节约品德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节约方法、节约技能的培养,使节约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中学教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要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认识、思想观点、思想方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我们认为,开展节约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节约型人才,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创建节约型学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
二、计划
本课题总结借鉴过去的研究成果,立足生产、生活两大领域,全面培养学生健全的节约美德、习惯、方法、能力,探索优化节约型人才的品德结构、智能结构、教育模式;探索如何体现节约,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节约型学校;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资源以及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和如何向学生开展节约意识及节约技术的教育,进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从而达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具体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1、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节约观念,结合学科相关知识的教学,强化学生对节约消费和节约生产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
2、如何使学生在生活上养成节约习惯,配合学校“节约教育成本,保护校园环境”活动,研究制订与节约相关的规则,打造节约型校园。
3、高中阶段应该而且能够掌握节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做适应节约型经济建设人才的知识准备,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4、围绕节约与环保,节约与循环经济,节约与生产,节约与文明等主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开展教育实验,行动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三、行动
研究思路:先是从资源信息学科开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一定成功经验后再向其它学科推广。?
(一)查阅文献(课题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为使研究能顺利进行,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对本次研究中的节约概念进行了界定。
在本课题研究中它至少应包括以下3层意思:第一层是相对浪费而言的减少使用;第二层是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际减量化;第三层是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二)调查摸底
确定调查目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在有代表性的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寻求解决办法。在调查过程中主要节约方面知识、行为、习惯、能力和方法。。根据所了解的事实情况,针对学科内容,研究如何进行节约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三)同步实施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依据调查分析,结合所授学科知识,发现培养学生节约习惯、方法和能力的规律。制定实施节约的相关规则,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观念,掌握节约方法和技能。
政治教研组:侧重于节约思想和节约方法的研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生物教研组:侧重于生物的生长循环规律、科学消费和生态经济的研究。
地理教研组:侧重于生态平衡、资源利用和人文和谐的研究,形成节约资源、循环生产和科学布局,节约投入的知识体系。
历史教研组:侧重从历史角度对节约的研究,总结历史上关于节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语文教研组:侧重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