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法”运用点滴体会
岳西县汤池中学 胡祥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课后练习一,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作些旁注,与同学讨论: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与修养?”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仿照示例给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作些“旁注”,进行点评,可以说是训练学生进行“注读”课文的好题目。
“注读法”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读书点评方法,就是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对原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注读。注读时,既可以揣摩作者的感情,也可以鉴赏其写法;既可以对全文内容进行解读,也可以对其中的某一个字的的深刻含义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评注《四书》、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等就是点评注读的范本。
为了让这一古老的读书方法焕发青春,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注读文章的能力。首先用大屏幕展示什么是“注读法”。主要以脂砚斋评点《石头记》为例子,追本溯源,使学生对注读法有大致的了解,再通过课本上的示例让学生明确那些内容适合注读,以及该如何去注读。接下来就是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注读练习。为了激发学生注读的兴趣,我用语言激励学生,说:请拿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注读,也许有一天你的文字也像脂砚斋的评点一样不朽。于是学生纷纷拿起自己的笔,记下自己的注解。其中有一位学生对写梁启超外貌的句子“随后走进了一个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做了如下的点评:“短小精悍”表明浓缩就是精华,“秃头顶”显示了他聪明绝顶,“宽下巴”可见他器量之大……诸如类似的注解还有很多。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显示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真正理解。
要想使“注读法”落到实处,仅靠课堂上的一两次训练无疑是不够,还应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巩固。鉴于高中语文每周都开设一堂阅读课,让学生在学校阅览室自由读书的情况,我要求学生在上阅读课时,随身携带笔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并适当进行一些注读点评,我定期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要求进行注读,其中不乏有注读得很精彩的内容。如有一位学生在《读者》上读了孙道荣所写的《瓶盖上有几个齿》一文后,她做了以下的注读:一个拥有170多亿元身家,管理着几十家公司和两万多人的团队,开发生产了几十种的饮料产品巨擘宗庆后,每日需要处理的事物何其繁杂!可是,他连如此细微的问题(即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盖上,一般有18个齿)都能回答,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再反思我们自己,总为失败寻找理由,其实在寻找理由的时候,就注定着我们已经失败。从宗庆后的身上,我明白了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只不过奇迹的背后多了一种认真执着的态度。如果我们像他那样抱着事无巨细的态度去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次笔记,每一次作业,那么我们离心中的目标就不远了……还有一位学生在《疯狂阅读》中读了朵拉的《被风吹远的纯色流年》一文后,作了以下注读:文章通过对往昔片段的回忆,轻叹时光荏苒的无奈。指缝太宽,时间太窄,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间溜走,许多事情后悔都已经来不及了。人总是要长大的,既然我们无法对抗时光,那就从现在开始抓紧做没有做的,不要在遗憾中为青春划上句号。
王彤老师说过:语文老师应该努力运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并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也许,依托教材的范例,恰当地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进行“注读”文章,不失为一种培养此能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诵读会上觅“真文”
岳西县汤池中学 胡祥友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感”是兴趣得以保持的内驱力。初中作文之所以误入“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歧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精心组织“作文诵读会”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它首先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扩大了作文交流的对象(由单向的师生转向师生、生生);其次诵读时要不丢“面子”,学生就得自觉解决作文“里子”(即内容)的“假大空”弊端,从而真正用心作文;更为重要的是,诵读时“成就感”的获得,对其今后作文兴趣的保持,甚至走上文学之路有着激励作用、
“诵读会”要想获得预期效果,内容是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应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真”挖掘出来, 亮出“真我”,感悟“真情”,探求“真知”,从而获得“成就感”。
一、张扬个性,亮出“真我”。学生作文中“千人一面”的集体失语症,根源在于有些老师拿中考的评分标准这把“刀子”砍杀所有文章,致使学生不敢亮出“真我”,对作文失去兴趣。兴趣的丢失使作文找不到“回家”的路。写作本应是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人性化作文观念,让学生在人性化的情境中去发现“真我”,表现“真我”。在“真我的风采”这一诵读会上,一位女生读道:“我样样都棒,尤其是刺绣棒——敢问在座的各位谁能刺绣?上次手工比赛一等奖的作品中就有我刺绣的手帕,人见人爱吧……”。接着“须眉不让巾帼”,男生还以“乒乓球棒、篮球棒”等。诵读会变成各显其“棒”的比赛了。在交流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优点,获得了“成就感”,初步激发了兴趣。
二、回归生活,感悟“真情 ”。“小皇帝”的地位使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回报上辈的爱,这是人性力量缺失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上辈的“真爱”,体验生活中的“真情”。在“感受亲情”诵读会上,一位过早失去母爱的学生记叙自己从腊月二十七到三十在路口等打工的爸爸回家,四天生活娓娓道来却情蕴其中,听之让人潸然泪下,全班在浓浓的亲情中悟出至真至纯的父子情,这比苍白的说教有力得多。接着我又深化这一主题,在“回报亲情”诵读会上,要求他们把课下为上辈、老师、社会所做的好事诵读出来,进行“品德大比赛”,从而激发学生“他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主体意识的复归,促进向“真人”角色的皈依。
三、发掘潜能,探求“真知”。“我思故我在”,经过独立思考探求得来的知识才是为己所有的真知。作文教学也要培养学生探求“真知”的本领。为此,我首先引导他们关爱自然,实证调查森林过度砍伐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培养其环保意识;其次,走出封闭的课堂,直击时事,点评“非典、伊战”等热门话题,做到心怀天下;最后,摆渡他们到课外的书海,与先哲对话,寻觅精神食粮。于是,有了《别让地球流泪》、《管好你的口,让非典走开》、《伊战之我见》、《第三只眼看宝钗》等习作出现,捧读这些习作,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
问“文”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诵读”来。的确,通过诵读,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从而保持了作文兴趣。原先笼罩在作文中的“伪善化情感、功利化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的乌云消散了,代之一片“真天空”。同样,作为老师,我也获得了“成就感”,我指导的许多习作获得各级奖励,发表于各种刊物。也许,你给学生一片“诵读”的绿叶,他们定会回报你一个灿烂的作文“春天”。
(《中学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