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园地 > 班级主页 > 正文

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色彩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4-18 来源:本站原创

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色彩

——刘银花教授合肥报告随想

汤池中学    刘召元   刘同彬

有人戴着墨镜,有人却拿来万花筒。既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天空,与其戴着墨镜,何不用万花筒呢?毕竟绚丽多彩的天空比灰暗的要美。——题记

听了报告后,感触颇多,可以说在场的每位老师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与其说是被教授的报告内容所感染倒不如说是被教授的报告中所营造的特有的氛围以及她在报告中所流露出的激情、才气所折服。教授的报告要亲身感受才会体会深刻,那种现场效果,那种强烈的感染力是我们难以复制的。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教师们都被她高昂的激情,以及她那如喷泉般不断涌出的充满才气的语句和高超的表演所折服。热烈的掌声一阵接一阵,人人都感到受益匪浅,大家在休息的时候都热烈地讨论着,许多人都认为教授在用自身的巨大魅力诠释着“教师幸福的生成”!下面请允许我提纲挈领地将有关内容向各位同仁做一汇报。

一、直面职业危机,即由职业倦怠所引起的危机

讲实在话,当我看到教授演讲的题目时,我的心里一咯噔:这恐怕是一场令人失望的报告!教师的幸福?从何谈起!同时我有为她捏了一把汗: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真够冒险的!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啊!教师何来幸福可言!教授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思,一开始就直言教师的职业倦怠,直面现实:收入低,地位低,压力大,全社会都盯着(学生家长就构成了社会),教师不堪重负!现实中许多老师都劝自己的学生今后不要再当老师。这直面现实的勇气令人钦佩,可以说这些话讲到了老师的心坎上。这就一下子拉近了听课老师与她的距离。让我们感到教授是深入了解了社会现实才来发言的。这就有了令人信服的基础。且看她是如何分析职业倦怠的:

教师职业倦怠症症候:

  当我们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我们紧缩的双眉;

  当我们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当我们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

  当我们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

  如果是这样,老师们,我们是不是真的

  即使我们还很年轻但我们的心态已经老了;

  即便我们自认为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我们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一种职业倦怠症

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

有些教师长年与书店无缘,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

生理表现:身体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降低等。

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

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淡漠,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

心理表现:对职业前景茫然,没有工作热情和动力,逃避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

情绪低落,常常焦虑、烦躁。

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热情;

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惫感,对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她列举的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呢?听到教授讲到这里,大家都变得沉重起来,我认为很多老师都在思索,或许也在逐条地对号入座?这些现象的列举,就表明她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也一下子引起了听课老师们的思考。

二、直言教师角色、职能的转变

    刘教授坦言,教师已经由“天地君亲师”中的神位上下来,教师也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教师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之神圣职业下到了“以学生为体,教师为主导”的次要地位了,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带有一些服务的职能。昔日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完全淡薄,就连社会上对老师的歌颂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老师一下子不适应,以至于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失去了幸福感。论述这一点时刘教授的切入点可谓独特,从80年代,90年代,到今天的歌坛中选择了三首歌,其歌词的差异就说明了这一变化过程,请看:

《菁菁校园》-杨庆煌

  校园的钟声叮当叮当,交织过多少美梦
 
寒窗的日子早已远杨,回忆总是神伤
 
园里的林茵郁郁苍苍,树下的梦知多少
 
梦中的伴侣虽已远离,梦却依然芬芳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成长的岁月最是令人难忘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总是那么令人惆怅
 
 
菁菁校园菁菁校园,何处寻觅往日的笑容
 
梦里的花儿依然芬芳,如今却各一方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成长的岁月最是令人难忘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总是那么令人惆怅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成长的岁月最是令人难忘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总是那么令人惆怅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成长的岁月最是令人难忘
 
唰啦啦啦拉唰啦啦啦拉,总是那么令人惆怅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静静的深夜 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 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 每当想起你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辛勤的园丁 培育新一代   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 

呕心沥血 您在写教材   高大的身影 映在您窗上

啊 每当想起你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新长征路上 老师立功    一群群接班人 茁壮成长

肩负祖国希望 奔向四方   您总是含泪 深情凝望

啊 每当想起你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老师您好!》

亲爱的老师请您不要再哭泣了

您的悲哀学生我全都已经懂了

您们的命运忐忑我们不怪您了

但是请你不要再更年期作祟了

~~~ 我们的爱   很悲哀   的确很悲哀

~~~~我们的爱   很悲哀  真的很悲哀

 

我有自己的想法  请老师你不要乱讲话  

男生女生在一起  您们就有早恋的怀疑 

我们都很尊敬您  但是请您不要贬低您

我们不看轻自己  不会相信一切天注定

尊敬的老师请您不要在哭泣了 

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了

其实老师您们早就已经失败了

但是您们依旧是我亲爱的老师

 

骂人请您讲道理  打人请看好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世界里  老师您们总是恐怖的

请晚上别出门   免得吓死人也不偿命

老师我们尊敬您    但是请你要爱惜自己

尊敬的老师您们要检讨自己了

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了

其实老师您们早就已经失败了

但是您们依旧是我亲爱的老师

是的,校园曾经那么温馨,那么让人留恋,老师那么让人尊敬,可如今却为什么一下子变成了让学生厌烦的地方,甚至是牢笼了呢?老师慢慢缺失了“师道尊严”,渐渐地很难享受学生的那份尊敬呢?这是社会的转变,我们老师该如何顺应这一变化呢?许多老师确实适应不了,因此职业倦怠和痛苦都出现了,我们该如何调整?

三、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既然要面对天空,与其一直戴着墨镜为何不用万花筒呢?戴墨镜看到的永远是灰黑色,而在万花筒里看到的则是绚丽而多彩的图案。

我用这个比喻来诠释教授的观点。她的一些话对我很有震撼力。她引用卡尔·明特的话:“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教师自己”“教师要有静气”,她引用尼采的话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引用叔本华的话“想幸福,就暂时停止欲望”,这些话从哲学的高度给我们的思维开启了又一扇天窗。教授认为“平静地接受无奈,也是一种幸福”,这听起来多少有点“阿Q”,就让我们“阿Q”一下吧。但这些话对我很有启迪:对于我们来说,与其埋怨这个职业,而我们又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何不来个转身,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何不享受这个职业呢?也许我们静下心来享受工作的乐趣时,一切都会改变。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她至今还在一个职校担任班主任,这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她这样一个忙人,怎么可能去一个职校担任班主任呢?她说这缘于的一个在职校任教的朋友,朋友请假一周,请她代课,而她在一周内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学生,后来学生集体挽留她,在校长出面亲自挽留的情况下,她继续代课。她是如何改变这些“放羊班”的学生呢?她说第一次上课,学生们就像菜市场一样:吃西瓜的,听音乐的……各干各的事,就像没见到她的到来一样,于是,她也没打算上课,就从学生所干的事情中入手,她问听音乐的学生,听的是什么歌,学生说是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她就凭自己的才艺和学生一起唱,再引导学生在课本里找到歌词,引导学生去读这首词,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导学习中来,到后来学生竟然主动要求她教,她也能不断的变换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从根本不学到主动要学,这个转变却是很大的。在这个案例里面,教授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我却认为她的乐观的态度,享受生活的理念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她的朋友临走时对她的要求是“在教室里看住学生就行”,而她却把一个“菜市场般”(刘语)的“放羊班”带到了学校的希望班。因此,既然我们要面对天空,就用万花筒吧,即使里面的图案不太美,也比墨镜里的天空要美。

四、教师技能的转变: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享受生活的快乐

教授坦言,教师职业倦怠引起的幸福感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教师观念的陈旧,技能的落后造成的。一些老师不能与时俱进,还停留在原来的观念、技能上,认为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方黑板就可以打发课堂的,殊不知现在的孩子是生活在“读图时代”,对动画,图片,音乐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文字的兴趣。于是有的老师就一味埋怨学生懒惰不爱读书,不爱阅读,缺乏学习的兴趣,激情。她认为由于现代学生的成长环境的改变,导致现代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老师必须适应,应迅速掌握并运用新的传媒工具,教育技能,才能和学生保持一致,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有效果的活动,否则一味批评、指责学生,只会打压学生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消尽了老师自身的积极性,到头来是师生互相不理解,互相埋怨,难有效果。她认为:“读图时代的孩子的想象力是匮乏的”“对文字不敏感”,但“抱怨只会加深沮丧”,怎么办呢?“教学是可以唤醒的”!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唤醒他们,再用激情和需要去引导他们,提升他们。她认为:“阅读是思想之母”, “语言是思想的体操,是思想的舞蹈,是学习的需要,当唤起了学生的需要意识后学生就会慢慢地由“读图”走进“读文字”。我对刘教师的一句话深有感触,品味良久,她说“我们在教孩子的同时,孩子们也在教我们如何成为老师”,这不就是“教学相长”吗?这样一来,我们与时俱进,变换的是方式,可学生收获的是激情,兴趣,能力。我们自身也轻松多了,师生关系缓解了。“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教师自己”这话是需要仔细品味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观念上来一个转身,面对的也许就是一片阳光;只要我们变换一下道具收获的可能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因为生活本身就像那奇妙的万花筒。